• 把以人为本贯彻信访处理全过程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1-15
    文档来源:呼伦贝尔市公安局
  •     呼伦贝尔市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以来,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积极打造以人为本的信访工作模式,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,实现了信访存量、增量、越级访量“三下降”。

        一、在畅通信访渠道上体现为民便民

        为了提供便民服务,一方面,我们将自治区三级视频接访延伸至各基层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反映信访诉求;上级部门给信访办配备专用车辆设备,下牧场、进蒙古包,到牧民家里现场接访,群众走访基本实现了零成本。另一方面,市局投入人力物力,扩建改造接访场所,划分迎访、候访、接访等多种功能区。迎访区放置信访须知、流程指南、文书式样等宣传资料,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相关法律法规,引导来访群众;候访区免费提供笔墨纸张、花镜针线、茶叶纸杯、急救药品,让群众安心等候;接访区恳谈室放置软式沙发,心理疏导室设置心理疏导器材,缓解群众情绪;爱心餐厅免费为远道来访的各族群众提供馒头、面条等简餐。功能多样、设施齐全的硬件设施,让群众处处感受到温馨暖心。2016年,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信访办被评为“全国公安信访窗口示范单位”。

        二、在接待群众来访中彰显亲民爱民

        信访接待是展示公安机关形象的窗口。我们坚持从细处着手,在细节中体现规范,在规范中融入感情,着力打造“把信访群众当亲人,用心贴近来访群众”的亲民形象。市局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《接访工作细则和标准》《接访语言规范》等制度,从迎候、引导、接谈等,逐个环节细化工作规范,要求信访民警挂牌上岗、标准化服务。把有访必理作为一条底线,决不允许把一个来访人拒之门外,让群众求告无门;把耐心听完每一个来访人的诉求,作为一个基本要求,让信访群众把事情讲完、把心里话讲出来;把完整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,作为一项基础规范,做到全程留痕。为推广实施规范化、标准化接访、先后组织信访基础业务、窗口接访技能培训8210人次,实现了市、旗两级接访业务培训全覆盖。市公安局在接访场所装备“数字接访终端”,对接访过程同步录音录像,实时动态记录,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提醒。2013年至今,保持了民警接访服务态度零投诉。

        三、在解决问题上体现惠民利民

        信访工作说到底,还是要解决问题。问题久拖不决,就谈不上执法为民,群众就不会满意。为了让信访群众“少跑门子、不兜圈子、减少诉累”,从201511月,我们在全市公安机关推行“4+1”联审联评机制,由信访、法制、纪检、督察四个部门和具体涉案警种对信访事项进行联审联评,确保来访群众不就同一问题跑第二趟,不就同一问题走访第二个部门。实行新机制以来,以前一个信访问题挨个部门走一遍,没有几个月下不来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,信访人提出诉求后半个月之内就可以得到答复,全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提升至91%。为了解决息诉率不高的问题,我们以事要解决为核心,针对每一个信访事项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,让群众最信得过的人来做工作,用群众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化解矛盾。例如,针对一起交通事故中,死者亲属因不接受处理结论上访,公安机关在依法导入程序认真调查处理的同时,协调人民调解员、律师、心理咨询师分别进行矛盾调解、释法说理、心理疏导工作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检察院、法院多方人员公开听证答复,澄清事实,最终促成信访人息访。为解决信访群众反映的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,我们持续开展“零有责信访”单位创建活动,对有责信访问题实行终身追责。2013年以来,先后对5起因执法过错引发的信访事项进行责任追究,既回应了群众诉求,又教育警示了公安干警,倒逼了公安民警规范执法,初步实现了减存量、控增量的目标。

附件下载: